发展数字农业面临哪些难题、如何实施?
2月2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马国湘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我国数字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农业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薄弱;二是经营主体的数字化应用不足限制了其获取数字红利;三是农业产业链数字化亟待加强。”
马国湘建议,首先,应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
“一方面,要加快5G、千兆光纤、卫星4G等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在部分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布设,满足农业数字化需求;另一方面,要推动财政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来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农业实施监测分析。”
马国湘举例说,“比如,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这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实时动态观测。”
其次,要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农业生产领域全面渗透。
“这就要全面开展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生产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推动气象、水文、土壤、肥力、育种等数据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采集、流通,来实现数据驱动与数据集成运用,化解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马国湘补充。
再次,则要利用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马国湘表示,“要畅通农村生产端、城市消费端的联结通道,以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大型生鲜超市、电商平台等制定农产品分类、分等、分级等关键标准,构建农产品数字化标准体系,并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网货化。”
“也就是说,在生产端,实行数字化管理;在流通端,提升供应链效率;在销售端,聚合消费能力拓展销售市场,打通数据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