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介绍
当前,我国储能产业将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拓展期。数字化、智能化、碳足迹的发展浪潮对新型储能产业 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产业融合、协同创新、绿色安全、规模效益、人才支撑将成为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当前全球已经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看,技术路线依旧呈现多元化趋势,多种电化学储能技术以及飞轮储 能、超级电容等技术百花齐放,混合储能和长时储能技术备受关注。受限于成本及技术等因素,在多种储能技术 中,较成熟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依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热 蓄冷等相对成熟的储能技术则保持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盐电池、锂浆料电池、重力储能、氢储 能等新技术也已经开始进入工程示范应用。从家储、工商业储能、大储以及便携式储能,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中国新型储能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正逐步成为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参与者与贡献者。
截至目前,全国涉及储能产业注册企业超过10万家,到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以上;到2030年,全国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万—3万亿元。为进一步积极探索储能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储能产业上下游供应链深度合作,推动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创新,搭建储能行业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平台, 助力储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决定联合400余家单位将于2024年3月11-13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共同召开“CIES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二、论坛计划
本届大会以“共建储能生态链,共创储能新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本届大会将安排:大会开幕式暨院士/专家主题报告、“双碳”与新型电力系统(上、下)、新型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上、下)、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国际储能、储能检测认证及标准、储能温控系统与安全、光储充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工商业储能、新型储能资本、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储能新品发布等14个专场论。
大会期间还将发布《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中国共享储能发展研究报告》《2024中国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新型储能典型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等研究成果。预计有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EPC总包企业、系统集成商、储能装置企业、能源服务商、项目开发企业、投融资机构等40000余位嘉宾及600余家企业参会参展交流。
作为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国际储能大会(CIES)自2011年创办以来,主办方始终坚守以高端化、品质化、国际化为特色,推动储能产业国内外供应链和渠道合作超过2000亿元,协助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突破800亿元,助力各类资本合作达1000亿元。
本届展会将设置“4+1+1”展区,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发电集团、电气设备、温控设备、控制系统、储能电池、检测与认证、消防与安全等企业产品及形象展示。
参展费用
标准展位(豪标,3m x 3m):
标准展位(展馆内)RMB40000元/个, 标准展位(序厅)RMB60000元/个
基本配置:一张咨询桌、两把折椅、一只废纸篓、一个220V/500W 电源插座、两个射灯、中英文楣板、展位内铺地毯。
室内光地(36平方米起租)
光地(展馆内)RMB1,880 /M2 光地(序厅)36M2RMB80000元
光地(序厅):54M2RMB120000元
请按要求填妥参展申请表加盖公章邮寄或传真至组织单位;并于5个工作日内将参展全部费用的全款汇至大会指定的收款单位,请将银行汇款底单传真至组织单位;
展位分配原则:“先申请,先付款,先安排”;
展品范围
A.储能技术及材料: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等物理储能技术及材料(压缩机、泵、储罐等);锂离子电池:各种材料体系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及材料;铅酸蓄电池、铅碳电池等储能技术及材料;钠硫电池、水性钠离子电池、新型电池等化学储能技术及材料;镍氢电池及相关材料(镍带、隔膜、粘结剂、电解液等材料);氢储能及燃料电池:氢气生产/供应设备、氢气储存设备、加氢站、燃料电池系统及组件、燃料电池相关设备及装置、测试及分析仪器,燃料电池整车等;储热/冷、熔融盐储热;超级电容、超导储能等;B.储能设备及组件:IGBT、功率模组;储能逆变器PCS、储能电芯及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消防设备(电池热管理、检测预警、火灾防控装置、电气火灾监控、直流绝缘检测);储能集装箱;配电设备(开关柜、电缆、交直流开关、接触器、连接器、交直流电表等)、集散控制系统DCS、远程测控设备RTU、换热器设备、工业控制器;整体储能设备(如户用储能产品、集成式工商业储能柜、移动储能车);
C.储能系统及EPC工程:分布式能源与储能系统:微电网、用户侧储能、户用储能系统、军用储能系统、无电人口地区储能系统;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电网侧规模化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调峰电站、调频电站、火电储能联合调频系统;通讯基站储能;轨道交通储能能量回收系统;数据中心电源、UPS电源、移动电源等储能电源;
D.软件开发及信息通信:能源网络运营商、能源网络开发商、能源数字服务商、信息能源系统集成商、信息能源融合应用开发商、储能信息网络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多网融合技术、传输技术与设备、接入设备、光纤光缆、工业以太网、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
E.电池资源回收及利用:电池行业用三废处理设备、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与设备、电池残值检测设备;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电池评估系统等;
F.电池测试与认证:各类储能电池测试仪器、设备防护、智能评估诊断技术;安全认证机构等;
G.电动汽车充换电及配套设备:充电桩、充电站、充电站配电设备、停车场充电设施及智能监控设备;电动汽车储充换电站、车电互联、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H.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输配电系统及设备:光伏系统及组件设备、风电系统及组件设备;并网逆变器、轻型直流设备、运行监控装置、并网控制系统、柔性输电设备、特高压输电设备、高温超导设备;高温超导电缆、配电自动化系统及保护装置、智能开关设备、变压器、互感器、智能组件、数字化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装置;输配电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电能质量监测、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超导电工技术、各类新型电线电缆、复合材料、安全防护等;
I.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设备:工业节能用储能技术、光伏热电联产、燃气冷热电联产、燃气分布式发电系统、清洁供热系统、储能与综合能源服务;
J.智慧能源建设及配套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