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里做咨询时,常听管理者们说,下属遇到问题时,缺乏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喜欢“甩猴子”。
其实,我们不必帮下属来“背猴子”。当下属遇到问题找你时,你只需要这样做:
首先,静听下属的问题阐述。
这个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下属,只需要做到认真聆听。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听到所有的细节。二是同理下属情绪。三是为后面的启发式提问做准备。
而实际上,管理者常常一边听,一边开始给建议、方法。有时候,可能还会一顿指责。
前者,员工得不到成长。因为总是管理者在给方法。后者,员工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不但能力得不到成长,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告知引发争辩,提问激发思考。”优秀的管理者不但要会“说”,更要会“问”。
所以,当确认下属全部表达完后,接下来不是马上给方法、建议,而是进入引导式提问环节。
引导式提问来源于企业教练技术中非常著名的“GROW”模型。
G是Goal(目标)。想要实现的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在这一步我们可以这样问
“对于这项工作,你期望达到的目标是怎样的呢?”
“如果这个活动结束了,你希望看到的场景或效果是怎样的呢?”
“这项工作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先问目标、愿景、价值,让员工去看未来,是为了把关注点先从问题层面转移开,以鼓励和振奋员工的情绪。
R是Reality(现状)。分析当前的情况,包括可以使用的资源、技能、工具、限制边界等。在这一步我们可以这样问:
“针对刚才所说的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运用的资源有哪些呢?”
“除了这次资源,还有其他的吗?”
“还有哪些方法我们可以去试试呢?”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需要通过不断提问、启发,让员工打开思路,突破惯性思维,去想到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O是Options(方案)。探索从现状到目标的多种可能路径和解决方案。这一步可以通过慢慢聚焦的方式,帮助员工从前一步想到的众多解决方案中,筛选出最可行的方案。比如:
“如果从投入大小、效果强弱两个维度划分出四个象限,刚刚想到的这些解决方案,你觉得哪个相对而言投入又小效果又好呢?”
W是Will(意愿)。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分配、时间表和必要的资源,确保计划得以进行。
当解决方案确定下来后,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并明确马上要进行的第一步工作是什么。以推动员工马上去执行。
而不是“想”了半天,也找到了解决方案。结果回去后却没有执行。所以这一步的提问,落脚点要落在行动上。比如:
“接下来你认为马上要做的第一步工作是什么?”“好,那我们就先从第一步开始。下周一,我们再碰一下完成的情况。”
通过这样四步问下来,帮助员工想清楚完成这件工作的意义、价值、目标,可以怎样做,以及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这些是都是通过提问,让员工思考后从自己嘴巴里说出来的。和管理者直接告知,效果是不一样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一致性”。
这样,不但员工的能力得到了成长,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作为管理者,也不用再帮员工“背猴子“了。
马老师的职萃坊,您身边的管理咨询顾问。拥有20+年企业培训实践经验。定期分享团队管理方法。有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随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