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
当青春遇上科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是探索未知的勇气,是挑战边界的执着,是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是论文纸上跳动的思维。在“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舞台上,一群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科学家给出了这样铿锵有力的答案。
在这个属于青年奋斗者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进“中国青年科技奖”,感受青春与科学的激情碰撞。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公众号
2024年11月,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正式揭晓,99位来自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水电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硅基光电子芯片技术等前沿领域的青年才俊斩获该殊荣。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中国青年科技奖”,不仅是荣誉的加冕,更是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注入了冲锋的青春号角。
“青科奖”的来历
1987年,中国科技事业正值关键发展期,为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解决科技人才青黄不接问题,钱学森、朱光亚、王大珩等老一辈科学家一拍即合:必须给年轻人搭台子!
1987年9月,“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应运而生。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条例》,获奖者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启动首届评选表彰工作。
1994年,为了更好地响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让更多怀揣梦想的“潜力股”获得机会,这项奖项“进化升级”: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研究决定将其改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并将年龄限制放宽到40岁。
这项荣誉,像一把火点燃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它致力于培养敢想敢拼的科技工作者,让他们在世界科技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嘉奖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才俊,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注入青春活力,让创新的火花不断闪耀!
“青科奖”科技人才的
“孵化器”
38年来,“中国青年科技奖”已评选18届,2年为一个评选周期,每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不超过100名,在当届获奖者中产生“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
其中,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为表彰在“探月工程”第一阶段任务“绕月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增设了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集体奖”1个和“特别奖”10名。
至今,近1800 位青年科学家在这里崭露头角,他们中超过200人后来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12%的院士“转化率”印证了这一奖项的含金量。
“中国青年科技奖”得主相比其他科学家奖项呈年轻化趋势,有不少年纪虽轻却成绩斐然的获奖者,他们的奋斗故事成为鲜活范本,带动更多青年投身科研。他们的创新成果走进大众视野,让全社会看到“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价值,他们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青科奖”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表彰了99位杰出青年学者,这些获奖者中,10人荣获“特别奖”,以表彰其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的突出贡献。
38年风雨兼程,“中国青年科技奖”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崛起,也陪伴了一代代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从实验室到产业一线,从学术圈到社会各界,这一奖项正持续释放能量,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教事业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奋斗在科研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致敬!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科技奖介绍[OL].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七位华科人榜上有名![OL].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2024-11-21.
[3]热播剧《我是刑警》中的这个奖,有多难得?肃然起敬→[OL].中国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2024-12-24.
[3]中国科协公示中国青年科技奖名单,99人入选[OL].科学网,2024-11-08.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