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解纷“快捷键”绘就“新枫景”
2025-08-31 15:17  浏览:783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筹展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筹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法院立案庭

解纷“快捷键”绘就“新枫景”


图为青山区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张佳琦(右一)在青山区综治中心立案窗口指导当事人立案,并为当事人推广示范文本使用。董鑫媛 摄


图为青山区法院立案庭走进包头市雷锋车队开展普法宣讲活动,为司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收到包头市雷锋车队党总支送来的锦旗。张倩 摄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前端、治未病”,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矛盾纠纷治理格局,积极参与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工作,做实“多元+全程”指导调解法定职责,通过持续赋能“政协+法院”民商事多元解纷机制、一体深化示范文本推广应用等措施,有效促推矛盾纠纷跨部门协同治理,以“如我在诉”意识全力促进息诉止争,以“干字当头”精神做好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示范文本”按下矛盾纠纷化解“快捷键”

“法院与仲裁示范文本共享应用,我的案子一次性就解决了,再也不用法院、仲裁两头跑。作为老百姓,示范文本的推广应用真的非常方便,还节省了很多诉讼成本。”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申请人老杨对这次圆满解决争议的结果十分肯定。

2023年2月,老杨入职某新能源科技公司,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在一次作业时,老杨左眼受伤,被诊断为左眼结膜异物,后经过当地人社局认定为工伤,并被鉴定为劳动功能障碍伤残等级十级。作为一名工人,老杨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公司与他解除了劳动合同,还不配合办理他的工伤待遇报销。在考虑良久后,他决定向包头市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

“您好,这里是包头市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我们与青山区法院畅通了示范文本共享机制,您可以填写一下要素式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从没打过官司的老杨,原本还担心自己写不清楚具体请求,没想到,青山区法院在仲裁院设立了法官工作站,并将劳动争议要素式起诉状及答辩状的推广工作向前延伸至劳动仲裁阶段。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没一会儿老杨就将要素式起诉状填写完毕。

“没有争议的直接勾选,有争议的部分,我们逐项核对。”承办该案件的仲裁员张廷围绕老杨与该公司填写的示范文本所列要素,耐心开展调解工作。

“仲裁员为我们耐心讲解示范文本所列要素,并引导我们一一进行比对排除,争议焦点逐步明晰,我们公司也一下就看懂了老杨的真实请求。”一个小时后,老杨与某新能源科技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该公司将约定好的赔偿金也打入了老杨的账户,双方纠纷就此圆满解决。

“示范文本关口前移,让劳资双方不论是在调解阶段还是在裁决阶段,都能结合示范文本所列要素,客观、理性地审视自身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最终的裁判结果形成合理预期,进而对后续程序的期待值有所降低。”青山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李霞介绍道。

自示范文本推广工作开展以来,青山区法院创新“精准服务、源头治理、协同共治、质效提升”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司法服务提质与源头治理增效的新路径。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从年初的8%提升至5月底的65%,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率超32%,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1%。

“多元+全程”绘就青法特色解纷“新枫景”

“我们并不是要赖账,而是觉得这物业服务货不对板,所以一直没交费。”两位成为被告的大爷底气十足。

在这样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调解现场,小小的法庭里挤满了来旁听的业主。两位大爷出示了搜集到的小区乱堆杂物、人员进出无序、物业报修响应不及时等照片,还将一一征求到的300多户业主意见作为证据提交法庭。

件件“小案”关乎民生,桩桩“小事”连着民心。面对一件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青山区法院逐步构建起“多元+全程”解纷机制。而针对老旧小区“物业费低—服务差—拒缴费”这一恶性循环,青山区法院没有停止寻求解决途径的脚步,在经过走访调查、积极协同区政协、街道社区以及行业协会多方讨论后,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服务清单制+按季度缴费’在我市物业行业尚无尝试,但对于如何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新的管理模式值得一试。”李霞拿着上述方案,征求了物业公司及两位业主的同意后,决定带案下社区进行现场调解。

调解当天,政协特邀调解员、街镇主任、社区书记、物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物业服务企业以及二位大爷,均早早来到了位于案涉小区居委会二楼的调解室。调解过程中,大家均不回避问题,围绕老旧小区的物业应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目前遇到的困难应如何破解等诸多难题,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调解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五点半,最终,在法院、政协、街道、行业协会的多方努力下,原告、被告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听了行业协会秘书长的介绍,我们也知道了物业公司的困境,政协特邀调解员给我们的提议也很好,我们愿意发挥好余热,架起街镇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配合街镇社区做好下一步的沟通协调工作。”二位大爷承诺道。

“两位大爷愿意理解我们,我们今后会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用友好协商的方式回应业主的理解和善意。”物业公司也表示。

“这两起案件有了圆满的结局。但作为法官,我想我们的职责不仅在于审理个案,更在于通过办案,见微知著、由表及里,从个案感知百姓日常的难事烦事揪心事,触摸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主动担当作为,与各方携手共进,促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李霞说道。

“法院+综治”赋予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我记得法官当时说一个月左右会有结果,没想到今天真的办下来了,真的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在青山区某村委会,原告苗某某捧着崭新的房本,激动地向青山区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说道。一句感谢,意味着243户回迁房业主的产权纠纷就此成功化解,也是青山区法院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注脚。

原告苗某某是包头市青山区某村村民,在宅基地被拆迁后入住了回迁房,虽然住上了楼房,但苗某某的心里总是不踏实,原来是因为他入住回迁房六年却始终没有取得房产证。每年,他都要去村委会问一问,却总是听到“您再等等,我们一直在摸底统计当年购房的基本信息”这样的回答。无奈,苗某某将该村委会诉至法院。

青山区法院立案庭收到苗某某起诉办证的诉讼材料后,敏锐地识别到这背后存在的潜在群体性纠纷风险。在取得苗某某同意后,立案庭工作人员没有局限于个案审查,而是依托于青山区综治中心的纠纷双向推送机制,主动对接青山区综治中心,联动区政府、镇政府、区住建局、区房管局等关键职能部门,及时召开联席会议。

“经过梳理历史脉络、结合法律权责,由该村现任村委会为243户村民统一补签拆迁安置协议是最好的办法。”联席会提出了核心解决方案,从源头上打通了制约房产证办理的制度性堵点。青山区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一直与村委会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关注着案件进展。在一次实地走访该村村委会时,正好遇到了前来领取房本的苗某某。


图为青山区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法官孙福星(中)高效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做实定分止争,得到当事人高度认可。杨宇 摄


图为青山区法院立案庭以综治中心为纽带,通过“法院+残联”,“法院+政协”多元解纷机制,成功调解一起残疾人追讨借款纠纷。董鑫媛 摄

“苗某某的笑容,既是青山区综治中心纠纷双向推送机制的成功案例,更是青山区法院做实‘定分止争’的有力回响。”青山区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孙福星说道。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李靖|通讯员:王雪珂 李霞

责任编辑:王焕平 | 联系电话:(010)67550703 | 电子信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段茜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发布人:75f2****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