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魏文侯的诚信及其引发的儒法之思
2024-11-22 01:50  浏览:745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筹货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筹货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前文我们讲了魏文侯礼贤下士,对卜子夏和田子方执弟子礼,还对段干木这位隐士行礼。今天我们来看魏文侯的诚信,这也是魏文侯打造完美人设的重要一环,治理国家诚信当然非常重要,但儒家和法家对此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正是因为这种差别,在一段史料的取舍上,司马光的倾向很值得留意。

《资治通鉴》中的原文为: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说这个魏文侯与大臣们饮酒,气氛很愉快。虽然外面下起了雨,但是室内举办的酒会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忽然魏文侯要人准备马车,说要送自己到野外去,身边的大臣都来劝告,喝酒喝得正开心,外面又在下雨,您何必非要赶在这个时候出门呢?魏文侯给出的理由是:我已经和管理山泽的官员约好了,这个时间要去打猎,我怎么能让人家白等一场呢?

下雨天当然没有办法打猎,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魏文侯如约赶到了约定地点,亲自告诉那位管理山泽的官员,取消当天的打猎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源自于《战国策》,只在文字上做了很小的修改。在《战国策》的版本中,最后还有一句议论说魏国从此走上了强国之路。但是这样一件小事为什么值得《资治通鉴》记录在案又为什么会被《战国策》当成魏国走向强盛的起点呢?

熊毅老师认为,以如今的眼光来看,首先魏文侯不够聪明,当初做约定时如果说好了遇到下雨就自动改期,也不会有后面的麻烦。其次就算没有预先约好,也犯不着亲自跑去通知,一切都可以按照管理流程来走,管理山泽的官员被称为虞人,级别很低,魏文侯亲自跑去通知虞人,那就相当于集团公司董事长亲自去通知某个分公司里的某个科长,这不是很荒唐吗?如果魏文侯是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就不可能做得这么荒唐。

那唯一合情合理的解释就是魏文侯在演戏给大家看,他就是要在所有臣僚的面前演这一场戏,让所有人目睹自己对信用有多么看重。虞人是小官,打猎也是小事,领导对小官和小事尚且如此守信,何况对高官和大事呢?这层道理精通谋略的《韩非子》早就揭穿过了。

对于魏文侯和虞人的故事,《韩非子》最可恨的就是把它当成论据,来证明“小信成则大信立”的道理。这个道理貌似很正确,也很磊落。讲信用嘛,直到今天也是美德。如今我们拿征信记录去银行贷款,征信记录越干净,贷款审批就越容易。只要平时信用卡还款及时,交话费、还房贷从不逾期,就可能从银行获得大额贷款,这不就是“小信诚则大信立”吗?如果连小信都不成,大信就绝对立不起来。

儒家当然不反对这种道理,事实上孔子亲口强调过信用的重要性,比《韩非子》说的更甚,当时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教了三大注意事项:第一,粮食储备要充足;第二,武器储备要充足;第三要获取人民的信任。这三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信任最重要,粮食在其次,武器排在最后。为什么这样排序呢?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就是说,虽然没有武器会被杀死,没有粮食会饿死,但死人的事情自古以来屡见不鲜,不是多大个事儿。只要大家对君主的信任度还在,政权就不会垮。

司马光很信任这套理论,在他看来朝廷凡是说到的就一定要做到。这是儒家对诚信的看法,把诚信当做立国之本。而《韩非子》讲的诚信是法家版本的信用,把诚信当做权谋和手段。所谓“小信成则大信立”在权谋和手段的意义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庞氏骗局。先成小信,在集资时候承诺要给多高的利息,在分红时就真的给了多高利息,一分都不少,等大家都尝到了甜头,产生信任投入更多的钱,集资人就揣着巨款消失不见了。

《资治通鉴》第 107 卷收录的东晋时期徐邈写给范宁的一封信,徐邈在信里说范宁不该派人到民间去打听老百姓对官员的评价,因为自古以来凡是愿意说长道短的,愿意给别人做耳目的通通都是小人。这些小人的特征,就是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借小信而成其大不信。

儒家政治对这种事相当忌讳。法家重视诚信,是因为其最核心的管理技术是赏罚制度,而赏罚必须以诚信为基础。这正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关于魏文侯和虞人这段历史记载取《战国策》而不取《韩非子》的原因。

这就好比父母管教小孩子,儒家的办法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在这个基础上,不对小孩子失信。而法家的办法是设立明确的赏罚标准,不管小孩子能不能明白道理,反正做对了就奖,做错了就罚。一旦该奖不奖,该罚不罚,约束力就失效了。

法家的赏罚重点就是标准清晰明确,至于在不在情合不合理,被惩罚的对象能不能想得通都不重要。那么问题来了,讲诚信难道还可以,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吗?确实可以,在法家看来不是问题。

《韩非子》讲过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例子。魏文侯手下的一位干将李克。他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很想提高当地人的射箭水平,就下了一道命令,说凡是有打不清的官司,一律让当事人射箭定输赢。谁能射中靶子,谁就能赢官司。这条命令下了以后,当地人就开始没日没夜地苦练剑术。后来和秦国打仗,李克这边赢得很轻松,因为民众个个都是神箭手。

李克确实做到了赏罚分明,显然也很讲诚信,以箭术决定官司的输赢,标准清晰明确。唯一的缺点就是太不讲理了,诚信竟然可以和讲理完全割裂,这在现代人看来难以置信,但从法家的角度来看,诚信本来就和讲理毫无瓜葛。

显然司马光无法认同这个道理,更无法认同法家的初心,但他对法家的诚信却也能适度地接受。在《资治通鉴》第 2 卷里,讲到商鞅变法,司马光就拿魏文侯和虞人的故事举过例子,说虽然魏文侯不属于儒家意义上的标准贤君,商鞅是一个以刻薄寡恩著称的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更是一个拼武力、比诈术的时代,但他们依然会用诚信来统治国民,所以当今天子更应该明白诚信治国的重要性。

问题是,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小信”和“大信”的关系其实很难处理。

《资治通鉴》第 105 卷讲到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皇帝苻坚惨败,国内人心离散。大将慕容垂申请带兵到北方平定骚乱,苻坚同意了。权翼劝苻坚说:“在这种国家新败、人心惶惶时,正应该召集名将,把他们安置在京城,您怎么反而放慕容垂离开呢?慕容垂是何等的英雄豪杰,您这不等于放虎归山吗?”苻坚的回答是:“我都已经答应他了。普通百姓尚且应该说话算话,何况天子。”

苻坚很讲诚信,而讲诚信的结果是身死国灭。

如果魏文侯遇到这种境况,会坚持原则呢?还是会随机应变呢?

在法家思维里,小事必须讲诚信;大事就看情况了。

魏文侯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诚信在不同理念中有不同呈现。儒家将诚信视作立国根本,司马光也极为认同,认为朝廷必须言出必行,如此方能凝聚民心。法家虽把诚信当作权谋手段,但也重视其在赏罚制度中的基础作用。魏文侯对虞人的守信,无论是作秀还是真心,都引发了我们对“小信”与“大信”关系的深度思考。在现实里,我们面临诸多类似抉择,不能盲目守信,而应像司马光所倡导的那样,以儒家的诚信理念为根基,同时借鉴法家合理之处,审时度势地践行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在个人品德修养、社会人际交往乃至国家治理等多方面都能妥善应对,既坚守诚信的底线,又能灵活处理各种复杂状况,让诚信真正成为推动个人进步、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强大助力,而非羁绊手脚的绳索,从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诚信华章,传承并发扬诚信这一历久弥新的宝贵品质。

发布人:22be****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