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过节,家里总是热闹非凡。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聊着过去一年的风风雨雨,然而,随着聊天的深入,话题总会不可避免地转向那些令人头疼的“比较”。
“你看我家孩子,刚刚考上了名校,奖学金都拿了好几次呢!”
“我们家的小张刚换了新车,车标一看就是豪车,工作真是有出息。”
“你们家房子买了吗?最近这房价可是涨得厉害,不买就亏了。”
这些话语中看似满是自豪,背后却往往隐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压力——亲戚之间的攀比。
攀比从何而来?
亲戚之间的攀比,似乎成了许多人逃不开的“家庭习惯”。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在尽力展示自己或家庭的“成功”,但其实,这些比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竞争。竞争的背后,往往是对外界评价的焦虑,以及对“面子”的执着。
这种攀比,仿佛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家的孩子更优秀,生活更富裕,于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向亲戚展示自己的一切成就。哪怕内心并不认同,哪怕这些“成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他们依旧希望通过这些比较获得他人的认可。
除此之外,攀比也是一种夜郎自大,一叶障目的行为。有文化有内涵有经济实力的人往往不会到处说自己家多么多么厉害,正所谓满瓶不响半瓶晃,有一点点实力甚至没有实力只是自以为是的人更喜欢到处炫耀。
我在我们家两边都是最小的孩子,所以总是集众人目光于一身。表哥表姐堂哥堂姐的成就(当然也可能没有)都成为了给我施压的来源。但是,我发现表系的亲戚就是夜郎自大的,喜欢攀比的亲戚,而堂系的亲戚就从来不攀比,更多是关心,互帮互助,对我的关心大于一切,都希望能帮到我。
举个例子吧,我妈妈是农村来的,她是四个孩子里唯一的女儿,也是唯一一个走到城市的孩子,她的见识和眼界高于她的兄弟。而这些舅舅舅妈们就很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我攀比,很喜欢在我妈妈面前叽叽喳喳,我妈不会去攀比,但会来跟我说某某某去哪里工作了,月薪能拿到多少多少,也不说别的,就说给我听。我觉得她的内心是被两边的观念拉扯着的,她又不想失了面子,就想让我变得更加优秀,又不想攀比,觉得没必要跟他们一般见识。
当他们侧打旁敲地知道我爸要送我出去留学的时候,他们坐不住了,但这又是他们的知识盲区,就出现了一个很好笑的笑话。我舅妈的孙孙上了个双语幼儿园,舅妈就到处说她家孩子小学就能出去留学了,上完幼儿园就会英语了,诸如此类的。这话说给谁听都觉得好笑吧,所以我才会说喜欢攀比的亲戚大多夜郎自大。
我爸爸从来不去攀比,也不屑于跟他们废话(可能是这样的),只是专注自家。他总是跟我说没必要,因为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
但要有这样的胸襟还需要磨炼,毕竟亲戚的攀比话真的很刺耳。我现在还没有这么的宽容和和善,所以有讨厌的亲戚在我面前孔雀开屏,我都不会说什么好话,然后落得个不懂事的评价,不过得到这样的评价我反而不在意了。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亲戚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真正的亲情,不是通过比较来证明谁过得更好,而是彼此关心和支持。与其在攀比中迷失自己,不如放下那颗想要“赢”的心,去珍惜每一个与亲人相聚的时刻。
攀比终究带不来真正的满足,只有放下比较的心态,才能在亲情中找到真正的幸福。或许,下次再遇到亲戚们的攀比,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一句:“过得好不好,自己知道就好。”让那些攀比的声音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心底的那份平静与温暖。